惠灵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动课堂环境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74486 [复制链接]

1#
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动课堂”环境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数字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逐步向新技术寻求更为便捷、高效的课堂学习。“动课堂”数字化英语学习就是要将环境与学习相融合,使学生浸浸于现场中学习与应用,提升言语习得与应用能力。


中国论文


关键词:沉浸式;环境;终端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37-02


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移动终端的日趋普及,基于络和数字化移动终端学习的实验和研究方兴未艾,“动课堂”数字化学习逐步成为教学研究热点。埃利斯在《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一书中指出,语言习得环境是由情景和语言输入所构成,并把语言习得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课堂环境。他将课堂习得环境与自然习得环境进行比较后,指出第二语言课堂最佳语言环境即“沉浸式环境”,与自然环境更为接近,沉浸式环境课堂上全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的媒介。“动课堂”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易于创造真实生动的非语言交际环境,创造络教学互动性模拟习得环境,让学生受到语言环境的感染和暗示;“动课堂”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语言输入的自然灵活性、双向交流性 、即时反馈性、及时调整性等特点,有利于二语的习得,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侧重于“词句带动语篇理解”的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中年段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没多久,知识储备和语言学习能力有限,形象思维占优势,色彩鲜艳的图片、活泼轻快的乐曲、形式多样的游戏、生动有趣而又简单易懂的故事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时,如果阅读内容生词过多、篇幅较长,极易降低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运用平台技术,优先解决阅读材料中影响阅读的新词新句,则变得尤为重要。


Step 1:从词句入手,设计预习反馈的作业单。课前,教师通过平台将预习单发给学生,对新词新句的朗读和理解作出要求;学生可以依托平台,在课前进行预习和反馈,老师也可以在课前了解学生对于新词新句的读音和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例如译林英语3B Unit 3的课文涉及许多文具,新词数量达到6个,新句型包括肯定陈述句、否定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如果这些词、句直接一下子呈现给学生,只会让他们“敬而远之”。于是教师制作了这样一个预习单:Try to introduce your school things.试着介绍一下你的文具。如果你会介绍2种文具,可以得到一颗小红花;介绍3至4种,得到两朵花;介绍5种或五种以上则得三朵。小红花则是在课前的预习汇报时用平台直接当场分发,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利用平台中的资源库朗读预习新词新句,绝大部分学生都得到了三朵小红花,为接下来的阅读作了很好的知识和情感铺垫。


Step 2:新授词句,为课文理解做铺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个人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平板上的英语学习软件(儿童学英语、多纳学英语、金山词霸等)对新词和新句型进行进一步自主学习和操练。教师可以对学生每个活动进行打分,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分,即时的评价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状态,实现个性化的课堂


Step 3:进入课文阅读,凸显自主高效的课堂。在新词新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语篇的学习。阅读训练中的判断题、选择题,词汇教学中的单词拼写、看图说话等,互动平台都可以在练习后即时批改讲评,特别是对错题的针对性讲解,给学生再次订正的机会,评价与反馈同步了,教学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仍以译林英语3B Unit 3为例,教师在制作学习单时,针对文本内容和学生理解水平,设计了“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两种题型,前者需要学生在初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相符合的答案,完成后利用平台的数据统计,教师可以知道哪些学生已经理解课文,哪些学生对课文理解还有所偏差,哪些题目学生掌握较好,哪些题目错误率高,原因是什么,用数据说话,是一个快速得到反馈的有效手段。由于三年级对学生的“写”的能力作出一定要求,因此填空题能很好地反映此点,学生答题结束后,教师可以调取控制任何一名学生的屏幕当场展示,由学生互相评价打分,正误、书写情况一目了然,评价方式也由教师评价转为学生自主参与的评价方式,更凸显出自主高效的英语课堂。


Step 4:课后作业,拓展学习资源。英语教学过程中,平台已经记录下学生的学习作品或学习体会、学习方法。通过分类整理(文档、视频、图片、音乐、演示文稿),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放入平台的资源库,作为新的学习资源,提供给以后的学习者。这是学生构建资源的提升过程,也是对现有资源的拓展和延伸。


二、侧重于“语篇带动词句理解”的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学习基础,形成了初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学习方法,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熟练,因此除了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在篇幅、生词数量、内涵理解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提升外,对于新词新句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语篇过程中进行学习。


Step 1:围绕语篇主题,设计说或写的话题,为整体语篇理解做准备。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和提示,自己搜集相关资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为语篇学习减少障碍。例如: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5是关于农场的,课前学生就搜集了很多农场景色图片、农场文字介绍、农场活动视频、农场平面图,分类放入自己的资料库,在课堂上分享交流。这时,学生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走进了一个广阔得多的世界,这样的改变,是信息技术带来的。


Step 2:阅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小组合作,理解语篇。学生在老师提供的平台资源中搜寻文本、视频等资料,并运用这些资源实现自我的初步学习。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互助学习。例如译林小学英语5上关于圣诞节的一篇阅读,老师利用原有文本已经分成四个段落的特点,让学生挑选最感兴趣的passage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先将电子课本中的相关段落挑选出来,然后进行组内分工,有的负责解决新单词的读音,有的负责查阅新词组的用法,有的负责相关文化背景的调查,有的负责资料增删汇总,还有一位同学负责小组汇报。整个文本学习过程,都有学生利用平台或APP工具自主完成,教师甚至是“隐身”的。学习完成后,由组员自己选择汇报方式,有讲解,有表演,有问答,这时,教师仅仅时时的帮助学生提炼出阅读方法和技巧,而没有干涉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中。在“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而是帮助者,引导者,给孩子们装上学习的翅膀,让他们自己飞翔。


Step 3:阅读理解与反馈。教师在平台中设计好相关主题的一些随堂小练,在自主阅读结束后,将练习发给学生。不同于模式一的是,这些练习不再局限于教材文本,而是对主题的知识拓展和文化了解。如圣诞节这一课,老师就设计了"圣诞老人来自 "“圣诞节是个 的节日。”“以下那件事不属于圣诞节做的?”等开放型的问题。平台对数据的强大统计功能可以显示每个学生、每道题的完成情况,即时调整学习,了解学生What did they get? What do they want to know?体现平台的及时反馈和学生学习的高效自主性。


Step 4:综合运用和拓展阅读。在平台的资源库里,我们有大量的阅读资料,有延伸性资料,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会的词句可以课后自己打开资料库进行延伸学习;有补充性资料,对于课堂上没有重点讲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继续学习;还有拓展性资料,对于学生语言学习能力能力和知识的拓展、情感的提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我校英语学科组通过不断的尝试与研究所总结出的两种基于e学习平台学习的阅读教学模式,无论是心通平台还是智慧平台,都为我们的教学研究不断带来新的启示新的思考。目前阶段,我们正在尝试把更多的英语学习工具和教学软件引入课堂,一起作业,各种英语游戏软件,学习软件,,等常用交际工具,都可以为我们所用,使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不仅获取知识,获得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学生如何挑选学习工具,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学会怎样合作,怎样搜索挑选并运用资源,让这些新技能成为孩子们的翅膀,让孩子们越飞越高,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