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桀骜不驯之人并非疯子,而是指行为与众不同,略显疯狂的人。这些人性格放荡不羁,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落,是一群强烈追求极致和绝对的人。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桀骜不驯之人,看看你都知道哪几个,你最崇拜哪一位古人?
1、陶渊明南山果是悠然见
少女时代,我一度花痴陶渊明。不在于他的田园诗写得有多好,而在于那时候语文老师大力推崇陶渊明的隐士哲学,顺便提了一嘴他很帅。后来我混进去了中文系,一查证,陶渊明真是一枚美男子,而且是一枚逼格满满的美男子。
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天真的诗人高唱《归去来兮辞》回到乡下老家。然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除了诗歌,诗人永远不可能在田园里收获五谷。当大家都以为诗人采菊东篱之下,果真每次悠悠然见到南山之时,我们的大诗人却在妻儿饥肠辘辘之际,奔走于告贷的道路之中。因此,后世之文人都很敬仰陶渊明的这种精神境界,却没有几个愿意继续他的人生道路,更没有几个人愿意继承他的铮铮傲骨。
陶渊明崇尚老庄,追求自然,反对束缚,渴望过上《桃花源记》里宁静安然,与世无争的美好生活。然而现实世界,无论古今,哪里有此佳境呢?追古溯今,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真实的人生呢?
2、李白美酒能消万古愁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3、唐伯虎肯赖风流长卷著
唐寅落魄一生,穷困一生,除了诗和画,唯一剩下的就是狂傲不拘。然而,历史给他开了很大的玩笑,数百年来,他被演化成了妻妾成群仍到处寻花问柳的花花公子,一生风流快活。这一切都源自于他那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图章。“风流”本指自由无羁的精神世界,却被后世之人移植到裤腰之下,难怪,当今未有真狂士,皆把下流当风流。
坎坷的生活,形成了唐伯虎傲世不羁、蔑视权贵的性格。他在一首诗中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反映了他宁愿贫穷,也不趋炎附势的性格。清高傲世,必然开罪了达官贵人,因此,唐伯虎的生活并不富裕。他在一首诗中说:“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生活窘迫得几无立=锥之地了。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直接了当地道出了生活清苦的状况。西元年,53岁的唐伯虎在贫病中死去,死后贫穷,无力安葬,只得在住宅边暂痤。如今,在苏州桃花坞唐伯虎住宅遗址附近,还有一条名曰“唐寅坟”的小巷。直到二十年后,由唐伯虎的亲友凑了钱才将唐伯虎灵柩迁葬於城西横圹王家村。
4、金圣叹妙笔评书枉断头
这位钻研哲学却没能成为哲学家,诗文有集却不以诗文名世的天才狂士,因为批了虽没能批完的六才子书,批批《唐才子律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一代宗师。然而,这位宗师的命运是如此的滑稽:有一年,他听说顺治皇帝称赞他评点的才子书和他的诗文,于是高傲的头脑突然阳痿,整日怀着“何人窗下无佳作,几个曾经御笔评”的感恩之心等待皇帝的召见。结果,等到的不是顺治的召见,而是顺治的死讯。后来,这位狂生参与书生们的反腐败斗争,到先帝庙中哭庙,向死去的“伯乐”倾吐自己的忠心并哭诉官吏的腐败,结果换来的是斩首的酷刑。临刑前不忘幽默一番,写信给儿子说:“腌菜与黄豆同吃,很有胡桃的味道。这一吃法能传下去,我就死而无憾了。”
5、黄景仁天妒英才夭傲骨
这位狂野的文学青年曾经宣称:“臣本高阳旧酒徒,未曾酣醉起呜呜。弥生谩骂奚生傲,此辈于今未可无。”自比弥衡和嵇康。也许正是这种狂傲,使他六次高考落榜。但是,上不了清华北大,却没能阻止他登上乾隆盛世诗坛的巅峰。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诗人,三十五岁时在贫病交加中悄然辞世。或许,以他的慷慨疏狂,能在文网密布的乾隆时代躲过文字狱,死于贫病,已经算是上天对他的恩赐了。
黄仲则的诗格,在社会繁荣的乾隆一代之中,实在是特殊得很的,我们但须看看他的许多同时代人的集子,就能明白。他们的才能非不大,学非不博,然而和平敦厚,个个总免不了十足的头巾气味。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心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性豪宕,不拘小节,既博通载籍,慨然有用世之志,而见时流龌龊猥琐,辄使酒态声色,讥笑讪侮,一发于诗。而诗顾深稳,读者虽叹赏而不详其意之所属,声称噪一时,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