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抗复发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178.html展商推荐
厦门理工学院
年12月11-13日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A3馆
展位:C3-D
诚邀您莅临参观
第二届厦门国际环保展
展会介绍
厦门国际环保展以环保产业创新技术为核心,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峡两岸环保技术交流,架设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互动的桥梁,着力将”环保+创新+科技”打造成环保科技文化交流新标杆。
第二届厦门国际环保展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定于年12月11-13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展会细分六大主题专业展区,包括水展区、大气展区、固废展区、综合展区、科研成果展区、环卫清洁展区,为环保行业提供展示与合作的平台,为优秀环保企业提供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的契机。
厦门理工学院欢迎您年12月11-13日莅临厦门国际环保展参观洽谈。
学院介绍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年建校(前身鹭江职业大学),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年,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年,入选教育部、发改委“十三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全国所)。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和“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全国66所)。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年,学校更名大学工作成功获教育部批准列入“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年,新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峡商贸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软件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8个院、部。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艺术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近人(含研究生、留学生);截至年3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近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93%,拥有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师、闽江学者、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在内的一批高层次师资队伍。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
学校确立了“强工程、厚经管、大文化”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布局,重点发展机械装备、车辆工程、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材料应用技术、城乡建设与环保、文化产业、创意与设计、商贸及金融服务等10余个专业群。现有机械工程省级高原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中外合作、闽台合作等多种培养方式。年以来,在福建省本二批高考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居省内同批次高校首位;半数以上专业列入本一批招生;具有篮球(女子)和健美操两个国家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年学校开始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学校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等特点广受业界欢迎,一次性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生竞赛中成绩突出,自年以来,已获各类学生竞赛奖项近项,国家级奖项超过0项,学生获奖人次达人次,连续三年全省名列前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年发布的-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中我校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1名。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及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世界大学生健美操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光电设计、结构设计、物流设计、机器人、英语竞赛等国家级重点大赛中获冠*、金奖或一等奖余项。
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现有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1个,省级12个;特色专业国家级1个,省级9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1个,省级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国家级5个、省级6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精品课程82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1项;省级“思*课程”“课程思*”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5项;优秀教材国家级4部,省级3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1个,省级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5个;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项,省级个;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9年以来,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6个专业通过台湾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通过认证数量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精心实施“阳光雨露计划”,培育了以“周末文化集市”、“文明班级创建”、“素质养成主题周”为代表的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把学生带进舞台中央,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素质养成平台上的主角。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服务育人平台,“厦理工e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