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灵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访古探幽话顺义
TUhjnbcbe - 2025/8/8 9:26:00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1/08/392959.shtml

作者:张效忠

北京民间谚语曰:“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千年古刹潭柘寺大门

▼潭柘寺全景

▼北京天安门

▼北京故宫全景

潭柘寺,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区潭柘寺镇。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年)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佛教进入北京地区后所修建最早的一座寺院。而北京城是在元大都都城的基础上发展改建的。元世祖忽必烈采纳汉人谋士建议,以“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为由,于至元十三年(年)建成大都城,晚于晋代九百余年。即便是之前的辽国,曾在公元年以幽州为南京,也晚于晋代六百余年。民谚之说,史有所载。

北京所处区域为华北平原北部,西枕太行,北依燕山,是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正所谓“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横亘于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北部,西起北京的关沟,东至渤海之滨秦皇岛的燕山山脉,东西长约四百公里,南北宽约二百公里,是中原民族抵御北方外夷入侵的天然屏障。经数千年来的演进和变迁,北京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着灿烂的中华文明,成了一方人向往之的风水宝地。之所以能够逐步兴盛成为国都之邦,这与其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和周边众多古老城邑的不断崛起和烘托是分不开的。

在北京东北方向,距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的京畿重镇顺义,便是有着厚重历史的古老城邑之一。

▼当年修建的京通铁路顺义站

▼当年修建的大秦铁路穿顺义而过

四十多年前,当年裁军合并后的铁道兵第五十一团团部就设在这里。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在顺义这块土地上曾经参与修建的双怀铁路、大秦铁路等建设项目,穿顺义地区而过,每每谈及这些战友们就如数家珍,成了人生一段值得自豪的美好经历。之后战友们随建制就地转业改工,大都在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新顺义人。四十多年了,顺义已然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倾情于顺义的一草一木,了解、探索顺义的前世今生和历史沿革,也是我的一个夙愿。

自年明初名将徐达攻下元大都后,洪武年间将元大都东北的“顺州”,按照朱元璋的旨意,更名为“顺义县”开始,顺义这个地名沿用至今,已有年的历史。顺义之名人所为之,寓意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忠孝节义。而顺义的悠久历史则可追溯到更久远的公元前二、三千年前。

顺义地处潮、白两河流域,据考古资料显示,数万年前便有人类活动。秦朝以前,顺义地区先后属冀州、幽州和燕国。当年燕昭王励精图治,曾在这里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成了一段历史美谈。

▼古老的潮白河

▼潮白河是顺义一道靓丽风景线

到了秦朝,据史书记载: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顺义地区属于大秦王朝三十六郡之一的渔阳郡所辖。我对渔阳这个地名的认知,还是近五十年前的初中历史课文中,老师在讲古代史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时的记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人生旅程,我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但通过平日对文史资料的阅读,对这次农民起义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年),置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密云区十里堡镇统军庄村东,秦统一后,复置渔阳县。秦二世元年(前年)秋,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道路泥泞,大雨滂沱,数日难以前行,如期到达目的地无望,这样即便最后到了,也是会因为耽误军情而被治罪杀头的。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一场前所未有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便风起云涌。

▼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塑像与万里长城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事件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长期忍受压迫的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它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后面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警醒后世国君要轻徭薄赋,实行开明的统治。这是一段值得后世学习和铭记的历史。

西汉初年,承袭秦制,渔阳郡以潮白河为界在顺义地区曾分设狐奴、安乐二县,从此奠定了顺义的基本地域,距今已有1多年了。

狐奴县,其故址经发掘出来的文物考证,在今顺义区北小营镇北府村前。遗址保护区占地约三、四十亩土地,西北角上立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汉.狐奴县遗址”。遗址绿树成荫,草木葱茏,周围被厂房、民居所包围,西、北侧是穿村而过的道路,在喧嚣的市井,这里是一块清净之地。而狐奴县则因村东侧的狐奴山而得名。

▼狐奴县遗址石碑

▼狐奴县遗址

狐奴山,今位于顺义县木林、北小营两镇交界处,方圆10万平方米,海拔92.8米。中秋时节,一个天高气爽的下午,我慕名踏访了狐奴山。据当地一位老者介绍:过去人们靠山吃山,因为开山采石、烧制石灰、取土烧砖等等,使本来就不大的山体逐年消减,进入新世纪后政府修建了环山道路和上山步道,大力植树造林绿化,开始对山体采取了严格禁止采石取土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修建了一些公共设施,这才逐渐成了人们游览休闲的景点。

在山的西侧建有百多米长的文化墙,记录了狐奴山曾经的繁荣景象。狐奴山曾经有“无名寺”、“白云观”、“天齐庙”、灵应寺”和“娘娘庙”五座寺庙,留有“南道通北道,九缸十八窖。”的传说,是佛道两教的圣地。其庙会也盛极一时,隆重程度仅次于大年三十,庙会为农历三月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天,赶庙的人成千上万,人山人海。庙会期间,人们进香、购物、看热闹,都沉浸在无比浓厚的节日氛围之中。经过近代百年磨难和破四旧的冲击,这些失于保护的盛景,都灰飞烟灭成了历史的记忆。

▼狐奴山全景

▼登上狐奴山山顶

▼山间亭阁

大抵是天色向晚,山上已无人迹,我独自沿着石阶,穿过郁郁葱葱的山林,登上了山顶。环顾四望,周围是村庄和原野平畴,东、北方向数十公里外是绵延的燕山山脉,向西太行山远山如黛,向南便是北京小平原与华北平原相连的千里沃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历史上曾经兴盛一时,香火、人气俱旺。而此时如我,静静的矗立在原野上的这座小山,却显得很孤独,我站在山巅凝望着、遐想着……

安乐县,公元前—年在此设置,虽然经过数个朝代更迭变迁最后消失,但在当年县域治理的行政中心,繁荣景象还是可以想见的。

古城村北是安乐县遗址

▼安乐县遗址

择日,我也探访了安乐县遗址,故城在今顺义区西南后沙峪镇古城村北,温榆河东岸。询问几位村民具体位置,都一脸茫然。一位老者听闻便指点说,沿马路向北走一里地,往东那个大土堆就是。我沿马路前行,一溜都是低矮的厂房,几座大门也都有保安看守,因疫情的缘故不让陌生人穿行。我绕道一公里外的北侧马路,那里正在进行建设施工。据向施工人员了解到,这是沿温榆河两岸地跨朝阳、顺义和昌平的大公园。我在想,安乐县遗址可能是这个大公园的一部分吧,这不是多了一份文化元素吗?我沿着因施工堆积有些泥泞的土路登上南边的高坡,一眼望去,一片高起的土堆有数百亩之多,好像是一块未开垦的荒地,高低不平,树木稀落无序的生长,一座座荒冢从平地鼓起,藤蔓杂芜,蒿草丛生,据说数年前几座烧砖的窑厂在这里烧窑制砖,破坏了原有的地貌。荒芜的遗址与东侧不远处,围绕罗马湖崛起的一座座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想,若有兴致,去追溯历史进行一次向古代荣景的穿越,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顺义旧城。汉代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狐奴、安乐两县也是或县或省,到了北魏时期两县俱废。唐贞观二十二年(年),降伏归顺的契丹一部被部署在现顺义减河南岸的老城,为契丹松漠府弹汗州所辖,距今年。唐开元四年(年)玄宗在幽州东北设置归顺州并建设城池,治在顺义地区;天宝元年(年)改称为归化郡;乾元元年(年)复称为归顺州。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才改顺州为顺义并延续至今,这大致是顺义名称的基本沿革。

在古代,有城墙相围并有大量人员聚居的地方,才能称为城,否则就是邑了。当年顺义之所以能够成为顺州城,那是有城墙城门的,最初的顺州城墙为夯土垒砌。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将夯土城墙进行包砖,以加固城防。

顺州古城曾建有四座城门:东门朝旭门、南门阜财门、西门庆成门、北门挹翠门,均为唐天宝年间兴建,至民国时期城墙已经顷圮。现存于地处顺义区仁和镇太平村一段六米长的北城墙残墙遗址,记录着这座宏伟城廓曾经的辉煌。从唐天宝年间筑城算起,至今这段城墙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北京地区也属于现存最悠久的一段城墙了。

▼顺州古城图解

▼残留的古城墙

▼被围栏保护的城墙

在顺义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值得后人景仰和铭记,那就是汉代的渔阳太守张堪。

东汉初年,张堪率领骠骑击败匈奴,被任命为渔阳太守。在任期间,赏罚分明,官吏百姓都愿意追随他并为他所用。

一次,匈奴一万兵骑入侵渔阳,他率领数千骑兵出击,最后打败敌军使边界地区得以安宁太平。接着他在狐奴县开辟稻田八千多顷,种植面积覆盖了顺义潮白河以东大部分地区,他鼓励百姓进行耕种,从而使百姓逐渐殷实富有,创造性的落实了光武帝刘秀的休养生息的国策,被史学家称为“渔阳惠政”。这也是我大汉王朝之“光武中兴”的一个缩影。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乐不可支的成语典故便出自于此。

张堪自公元39年至46年,任职八年,匈奴再也不敢进犯边塞,人民安居乐业。他开辟了北方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先河,养育了生生不息的顺义人民。

▼东汉初年名臣名将张堪

▼顺义张堪文化园

▼喜看稻菽千重浪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品质

▼小学生挥镰割稻

▼比一比谁割得多

▼收获展示的稻米

记得,刚到顺义时就听闻此地有种植贡米之说,而且数量极少,平民百姓很难品尝到。目前在北方水稻种植发源地北小营镇前鲁村,已恢复了多亩的种植面积,现在每年到水稻收获季都组织以“汉风古韵两千载,北方水稻第一田”为主题的丰收节,这一活动已成了当地人民一个传承农耕文化的盛宴,如组织中小学生体验劳动收获的快乐、丰收果实的展示、参观农耕文化园等等。通过运用声、光等高科技设备,还原钟楼、太守府、农耕学堂、农耕园、稻田等场景,再现张堪文治武功的一生和“渔阳惠政”的历史荣光。

自明朝洪武年间始设顺义,属北平府,后为顺天府所辖,名称至今未变。新中国成立后属河北省通州专区,8年3月划归北京市。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县设区。

顺义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京郊城市,她的每一片瓦都是有情感的,每一块砖都是有温度的,每一个村镇或许都有不少悠久的历史故事和美好传说,值得我们去挖掘、追记和传承,去彰显顺义这块热土的深厚积淀。

顺义区是首都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是北京东北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重点发展新城之一。顺义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这里还有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潮白河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北京国际鲜花港等著名景点。目前顺义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位列北京市各区前茅,先后获得“首都文明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国家卫生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的顺义,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和活力,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首都机场T3航站楼

▼首都机场T2航站楼

▼顺义和谐广场滨水景观

▼顺义国际鲜花港

▼顺义燕京啤酒厂

▼顺义牛栏山二锅头酒厂

▼顺义街景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访古探幽话顺义